“慈善医疗众筹”项目由湖北省慈善总会联合各市、州、县(区)慈善会共同发起实施,在湖北省民政厅、湖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湖北省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指导下,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慈善医疗救助,为困难群众开展医疗个人求助提供规范的互联网众筹募捐服务,助力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身份合法
方便快捷
结算规范
公开透明
2017年12月14日,全国政协副主席卢展工(右)率调研组调研“慈善医疗众筹”项目。
调研现场,委员们纷纷给这个项目点赞。在王名委员看来,这个平台是贯彻落实《慈善法》一个很好的范例,法律中有规定,个人发起募捐要跟具备相应资格的慈善组织合作,而且要通过指定信息平台,该平台解决了个人公开募捐的法律困境,而且把网络募捐“晒”在阳光下。
中国新闻网、湖北日报、新华网以及湖北省人民政府都对此进行了相关报道
2017年8月31日,在《慈善法》施行一周年之际,国内首家实现医疗众筹善款与医院收费系统自动结算的慈善救助平台——湖北省慈善总会“慈善医疗众筹平台”接入医院收费系统在武汉市正式发布,“慈善医疗众筹“”项目同步启动。
发布会上,来自中部各省慈善会领导、国内部分助医类基金会领导、湖北省内十余家医院主要负责人、爱心企业负责人现场见证了湖北省肿瘤医院、恩施州中心医院、阳新县人民医院获颁首批“慈善医疗众筹定点医院”牌匾。
“多亏慈善医疗众筹平台,我才能顺利完成手术!”1月30日,患动脉瘤致脑出血的52岁孙定碧从建始县人民医院康复出院,2.17万元治疗费用,除去医保报销外,“慈善医疗众筹平台”筹款又划拨1.11万元,个人不出一分钱。 至此,恩施州13家二甲以上医院全部参与省慈善总会“慈善医疗众筹”项目,实现了全省首个地区全覆盖。这是我省创新慈善医疗众筹、帮扶贫困大病患者迈出的坚实一步。
向xx,女,来自建始县花坪镇,2015年3月14日出生(2岁6个月),2017年10月3日因长时间间隔性呕吐,入住恩施民大医院,CT显示为急性肿瘤。于2017年10月9日在公益宝平台发布大病救助,申请筹集70000元资金。
备案编号:514200005035808364A17001
拨款人次:次
扫描二维码进行捐赠
一、是身份合法。湖北省慈善总会是具备公募资质的慈善组织,技术支持平台“公益宝”系国家民政部依《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指定的慈善组织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是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接口国家标准的制定单位;
二、是方便快捷。通过这个项目,有需求的贫困患者可以在手机上便捷发起筹款,所筹善款可由患者在手机上直接拨付至医院收费系统,可以边筹边用真正起到“救急难”的作用;
三、是公开透明。筹款项目及善款管理使用情况社会各界均可通过手机查询;
四、是结算规范。患者治疗结束,医院的结算系统会自动生成报表,与湖北省慈善总会统一结算,保障善款善用。
目前,平台已经获准接入省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数据库,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对大病众筹患者经济状况自动核实。项目可以实现患者诊疗记录、募捐记录、善款管理使用情况、家庭经济状况的多维度互证,成为全国现行最规范的贫困患者众筹模式。
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平台以城市社区和行政村为单元,定位于“互联网+公益”,为每一个村社建立一个网上公益社区,成立互助基金,围绕本村庄(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发布公益项目。以亲情乡愁为纽带,吸引村社居民及关心家乡建设的爱心人士和企业家通过手机查看村容村貌、了解村里最新变化、捐款支持家乡建设,把对家乡的牵挂转换为行动。
幸福家园由公益宝提供平台支持,由湖北省慈善总会发起,带动社会组织、社区居民、爱心个人、扶贫企业、志愿者共同参与,共建一个“合法合规、凝心聚力、共建共享、透明便捷”的社区平台。
幸福家园已通过湖北省慈善总会进行村庄及社区试点推广。
湖北省幸福家园村社互助项目目前已经上线23000+个行政村以及4400+社区。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高乐山镇老里坝村,该村基金被认领后,由村干部出面,找到一位全村人都认识的大学教授,通过发挥其名人效应,村民们踊跃加入,短短几天时间,1200多位村民加入本村,村民们纷纷留言“希望家乡越来越好”、“支持家乡建设”、“跟乡亲们一起做慈善很开心”。
备案编号:51420000503508364A18001
扫描二维码进行捐赠
湖北省民政厅主办的湖北省第五届社区公益创投大赛在湖北省幸福家园村社互助项目系统内线上开展,培育社区社会组织,推动社区居民和各方主体共同建设幸福家园。
武汉市汉阳区龙灯社区的环保类创投项目上线仅8天就累积获得7763份爱心支持,受到了社区内居民以及社会爱心大众的广泛支持,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益慈善。
“童享阳光”困境儿童助养计划项目由湖北省慈善总会联合各市、州、县(区)会员单位共同发起实施,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精准扶贫,依托互联网搭建链接爱心的结对帮扶平台,助力保障省内困境儿童生存、发展、安全权益。帮助困境儿童营造安全无虞、生活无忧、充满关爱、健康发展的成长环境,加快形成家庭尽责、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困境儿童保障工作格局,为湖北省决胜脱贫攻坚战贡献慈善力量。
《国务院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指出,有一些儿童因家庭经济贫困、自身残疾、缺乏有效监护等原因,面临生存、发展和安全困境,一些冲击社会道德底线的极端事件时有发生,不仅侵害儿童权益,也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亟需妥善解决的突出问题。湖北省慈善总会通过现实调查显示,省内困境儿童还存在的家庭生活贫困、亲情关爱缺失、文化教育缺乏等问题,导致这些儿童在安全、心理、教育等方面存在隐患。
本项目帮扶对象(湖北籍18周岁以下)具体为:
1、无法定抚养人的贫困家庭儿童;
2、法定抚养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抚养能力的贫困家庭儿童;
3、法定抚养人有一定抚养能力但家庭生活困难的儿童(低保家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及其他贫困家庭)。
资助优先资助对象:父母一方离世、失踪、弃养、重度残疾、重病、服刑在押或强制戒毒等贫困家庭儿童。
项目帮扶标准为3000元/人/年,包含200元/月生活资助款、春节红包200元、志愿关爱帮扶款400元。
项目坚持“儿童优先”的理念,注重问题导向,针对困境儿童带有共性的实际需求,通过生活关爱、亲情关爱、教育关爱、特殊关爱,助力保障困境儿童发展需求,机制性的推动项目实施,力争2019年底前在省内30%的地方慈善会形成工作常态化,实现项目帮扶人次3000人;到2020年底,在省内50%的地方慈善会形成常态化运行,项目运行机制日趋成熟,力争项目帮扶人次实现对等比例增长。
扫描二维码进行捐赠
(一)学龄前(0-6岁):营养关怀
为学龄前困境儿童提供婴幼儿成长类奶粉,让困境儿童不会因为家庭经济问题,导致营养不良,影响身体发育;提供专业养育的宣教咨询,帮助困境儿童健康成长。
(二)小学(7-12岁):安全教育
结合儿童安全教育项目,在困境儿童就读学校,集中实施“儿童安全教育教室”项目,提高困境儿童安全意识和自我安全防护能力,降低该阶段困境儿童安全隐患。
(三)中学(13-15岁)研学旅行
根据《湖北省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服务单位基本条件》要求,以项目地域为单位,集中组织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革命历史类纪念设施遗址、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科技馆、博物馆、纪念馆、高等学校大型公共设施等开展研学旅行教育,帮助困境儿童了解国情、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着力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高中(16-18岁)感恩培育
针对即将成年的困境儿童,依托各地慈善志愿服务团队,组织他们参与福利院慰问、项目回访评估等公益活动;参观支持项目实施的爱心企业生产基地,开展项目座谈等形式,培育受助对象感恩社会的良好品质,帮其树立正确价值观。
爱心企业可根据捐赠意向指定项目受助群体所在区域和开展专题帮扶活动的类型,湖北省慈善总会“童享阳光——困境儿童助养计划”项目办公室根据捐赠意向,定制策划专题帮扶活动,整合各方资源统筹活动执行,以此宣传爱心善举,提高社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