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2022-11-02 14:35
来源:湖北省慈善总会
本网讯(秭归县杨林桥镇慈善工作站 秦伟伟)近年来,秭归县杨林桥镇以群众参与为核心,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在解决群众身边“急难愁盼”小事情上面做文章。依托湖北省慈善总会“幸福家园”村社互助项目平台,融入共同缔造理念,高效利用社会资源,探索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的方法和机制,打造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资源共集,变“陌生人”为“自己人”。群众经“村落夜话”充分讨论协商,精准选取“幸福家园”村社互助项目平台发布项目,面向社会筹集资金,既有村民自发捐款筹集资金,也接受到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善意,集小钱办大事。秭归县杨林桥镇三渡河村在下马台片区召开“村落夜话”活动中确定了在该区域村道上增设四处会车带,通过“幸福家园”村社互助项目平台,面向社会筹集资金实施项目,目前群众自愿捐款5751元,并获得慈善机构配捐1150元。
项目共建,变“干部事”为“群众事”。项目完成捐款后,在线下组织实施时,广泛动员群众共同参与项目建设,公益项目由原先的“干部干,群众看”,变为“干部群众一起干”。三渡河村在实施村道增设会车带项目时,周边群众积极投身建设,有的主动让出土地拓宽会车带,有的自发投入到修路中来,投工投劳、让利让益。
建设共管,变“局外人”为“局内人”。项目建成后,充分发动群众履行在共同爱护公益设施方面的社会责任,激发群众参与管护,既享受权利和福利,又担负义务和责任。三台寺村通过“幸福家园”项目平台,为本村广场舞协会添置了投影仪设备,解决了群众缺乏娱乐活动设施问题,鉴于电子设备易损的特殊性,三台寺村两委引导群众共同担负保管责任,制定操作员和保管员AB角制度,人人履行保管义务。
效果共评,变“质疑声”为“称赞声”。项目实施过程中,不断征集群众意见,及时改进,以人人满意为目标,充分发挥项目效益。赵家山村通过“幸福家园”项目发布村道安装路灯项目,募集资金9732元,在实施项目过程中,邀请群众共同评价项目效果,提出改进意见,调整安装点位,确保亮化效果最佳,服务群众最广。
成果共享,变“一人享”为“众人享”。通过“幸福家园”项目解决群众身边、房前屋后人居环境的实事小事,旨在惠及一定范围内大多数群众,共同享受项目成果,人人从项目中受益。西阳坪村谋划的烟草站至村委会的路灯项目,建成后将对烟农销售烤烟提供极大便利,受益群众覆盖三个村,是群众受益广、项目效果佳的典型案例。
坚持共同缔造,就是要以群众参与为核心,以培育精神为根本,以奖励优秀为动力,以项目活动为载体,解决群众身边的小事。将“幸福家园”项目作为一项常规性手段,在推进共同缔造进程中为基层组织提供活动载体,充分发挥其公开、透明、普惠的特点,结合议事协商、村落夜话等手段,形成政府引导群众参与的多元治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