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楠楠(化名)是一个内向的小姑娘,平时很少和大家沟通。
2023年,一群青年志愿者在四川省村小和她相遇。
家访时志愿者了解到,楠楠妈妈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这个家,爸爸在意外中丧失劳动能力,哥哥很早外出打工,谋生困难。一家的日常开支,全靠着低保补助金和奶奶务农的微薄收入。
楠楠放学后总喜欢和志愿者们待在一起,做游戏、读书、看绘本,听哥哥姐姐说“外面”的世界,夜色渐浓才依依不舍地回家。
志愿者回到城市,仍忘不了楠楠和村小孩子们渴望的眼睛,开启结对帮扶计划,给有需求的学生购买书包、阅读绘本,并且进行一些小额的资助。志愿者也时常给她写信,希望她努力上学、多多阅读,对楠楠来说,“这是除了奶奶外,感受到最深的温暖关怀”。
事实上,楠楠的处境并非个案,而是很多乡村儿童现实生活的缩影。
他/她们在田野长大,在村小读书,乡村教育水平和经济发展都相对落后,家庭年收入常不能覆盖开支,也缺乏抵御风险的能力,偶有变故,就可能欠下难以偿还的债务。
在外务工的父母、年迈多病的老人,下了课要赶回家帮忙割草种田的日子组成了童年,没有人倾听的失落、困惑想在书里找答案,而家里除了课本,只有零星几本课外书,盖满了黑乎乎的手印。
与城市教育资源相比,乡村地区师资力量匮乏,教学水平相对落后,教育资源分布不平衡的状况在短期内还难以完全改变。
该专项冠名基金主要用于支持开展青少年公益服务类慈善活动。